特種工程塑料作為國防軍工及民用高技術材料,處于“塑料金字塔”的最頂端,其利潤是很豐厚的,很多國外大公司都通過壟斷獲得高額利潤。我國要打破國外的壟斷并擺脫對國外的依賴就要建立自己的民族工業品牌,而有利的是我國已擁有多項知識產權亟待轉化。在我國建立特種工程塑料生產線的技術成本和勞動力成本都是低廉的,現在正是我國企業拿出勇氣、勇于開拓創新的時候。例如目前在我國投資年產2萬噸PEEK樹脂的效益,絕對超過投資年產20萬噸聚乙烯的項目。工程塑料是論噸賣,而特種工程塑料是論斤賣,而且投資額遠低于前者。 但隨著我國特種工程塑料技術的成熟和產業化的剛開始推進,國外大公司就想以“絕對控股合資”的方式加以壟斷,這是我們國家有關部門和企業不能不警惕的,但同時我們也要抓住這個機會,在有效的合作機制下,推動我國特種工程塑料民族品牌的建立和國內外市場的開拓。
我國亟待推進特種工程塑料產業化,還需要自改自新。1)要加強體制的創新,實現研發單位與生產單位更多的交流與合作,建立多種形式的溝通平臺和合作機制。同時加強我國大公司的研發自創能力和科研單位的產業化能力也是必要的。2)技術賣方與買方的宣傳和接納吸收的主動性要加強。3)國家及有關方面應該采取特殊政策給予更強有力的特別是產業化方面的扶持。同時,對諸如特種工程塑料這種具有戰略意義的研發項目,在與國外合資合作時也應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關注。